很多妈妈生孩子之前,也都是小公主,都是妈妈的宝贝,但是生完孩子,产后身份的转变,使得整个人的气质骤变,体型随之发生了变化:小腹突出、胯部变宽、胸部下垂......
让妈妈们在育儿焦虑的同时,很容易对自己失望,演变成产后抑郁,其实天津臣里月子机构偷偷告诉大家,产后的一年,这3个黄金期,只要把握得当,我们就可以比产前更美更有气质!
1产后4-6周:排恶露
恶露的排出是每个产妇在产褥期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,产后恶露属于生理性的变化,有血腥味,但是没有臭味,恶露干净的时间因人而异,一般持续4-6周。
如果产后恶露持续的时间延长,伴有臭味,或有不规律的出血,就要小心子宫复旧不良,和感染的发生,就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复查就诊。
产后恶露的变化:
刚开始3天恶露较多,颜色鲜红,为血性恶露。3-5天后颜色变浅成淡红色,为浆液性恶露。产后10-14天白色或淡黄色,为白色恶露。产后4-6周恶露停止,子宫恢复正常。
2产后5-6周:子宫复旧
产后子宫不会立即恢复原状,大概需要两周时间回到骨盆腔,6周内回到孕前大小。产后子宫复旧包括子宫颈、子宫体和子宫内膜3方面的恢复。
子宫颈:分娩后子宫颈会有一定的充血、水肿,会变得非常柔软,产后7天左右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形状,7-14天宫颈内口关闭,此时子宫预防感染的能力增强,产后4周,宫颈恢复到孕前。
子宫体:产后在腹部可以摸到一个很硬且呈球状的子宫体,其高处差不多与肚脐同高,每天下降1-2cm,产后10-14天降入骨盆,4-6周后子宫大小恢复到孕前。
子宫内膜:分娩后随着胎盘剥离,子宫内膜会重新生成以修复剥离面,产后2周左右,新生内膜会逐渐覆盖子宫腔,6-8周完全修复。
产后子宫的恢复与恶露的排出息息相关,子宫复旧不全或合并感染会导致恶露增多,血性露持续时间延长且有臭味,且常见有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。
为了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和子宫复旧,避免感染,宝妈们要注意以下几点:
分娩后每天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、量和气味,如果发现排量增多,有臭味,则可能为异常情况,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坚持哺乳。让宝宝吸吮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,没有哺喂母乳的也可以刺激乳头或按摩乳房,有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。
保持阴道的清洁。在恶露排出期间,宝妈们应勤换内裤和卫生棉,定期用温清水冲洗外阴,保持清爽,暂时避免行房,减少感染的发生。
可以进行腹部脐周的按摩,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产后康复操训练,有利于排出恶露促进子宫的恢复,促进乳汁分泌,也能改善宝妈们的心理状态,让宝妈们尽快恢复健康。
3产后6周—6个月:盆底肌康复
对于产后的宝妈来说,盆底肌的损害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或许在产后就会发生,或许在产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会发生,具体表现有尿失禁、尿频尿急、子宫下垂、阴道壁膨出、盆腔痛、性交痛、性冷淡等。
因此,产后42天去医院复查,医生都会建议进行盆底肌的评估检查,发现问题的及时进行干预,必要时进行盆底肌的康复治疗和长期锻炼,避免盆底疾病的加重和预防盆底疾病的发生。错过盆底肌康复黄金期的宝妈们也不用担心,产后一年半之内仍然是理想的恢复期,盆底肌的康复治疗是终身有效的,越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越好!